分析水产养殖净水剂
净水剂是在水产养殖业中最常用水质改良剂,其主要作用是通过将水体中饲料碎屑、浮游生物尸体、底部淤泥等形成的悬浮微粒集聚变大,或形成絮团,使之聚沉,达到净化养殖水体的目的。净水剂的好坏主要根据除浊率、COD去除率、固体悬浮物(SS)去除率、除色效果等指标来衡量的。优良的的净水产品能迅速改良恶化水质、预防疾病发生、提高养殖效益。因此,渔药企业及水产科研单位近年来非常重视此类产品的研究与开发。本文对目前开发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进行了简单叙述,供同行参考。
1、常用净水剂种类
常用净水剂从化学组成可分为无机、有机和无机—有机复合净水剂三大类。从来源上看, 有机净水剂可分为合成有机高分子净水剂、天然有机高分子净水剂和微生物絮凝剂3类。
1.1 无机净水剂
无机类的品种较少,主要是活性硅酸、稀土金属盐如聚氯化锂等、铝和铁盐及其水解聚合物。生产中使用最多的是硫酸铝钾、硫酸铝、聚合氯化铝(PAC)和聚合硫酸铁(PFS)。单一使用此类净水剂效果欠佳,往往需辅以有机类物质,如硫酸铝、聚合氯化铝(PAC)可以和聚丙烯酰铵搭配使用。
1.2 合成有机高分子净水剂
根据高分子净水剂分子结构中亲水基团、吸附基团、带电基团的类型, 合成高分子净水剂有阳离子、阴离子和非离子型3种。国内对合成有机高分子净水剂的研究起步较晚, 始于 20 世纪 60 年代, 目前水产上使用的主要是聚丙烯酰胺(PAM)系列、聚丙烯酸钠、羧甲基纤维素等几个品种。
1.3天然有机高分子净水剂
天然有机高分子净水剂主要为淀粉、纤维素、含胶植物、多糖类和蛋白质等的衍生物。水产养殖常用的是甲壳素类及其衍生物。甲壳素是甲壳类( 虾、蟹) 动物、昆虫的外骨骼的主要成分,壳聚糖(CTS)则是甲壳素脱乙酰基化的产物,净化养殖用水效果明显。
1.4 微生物絮凝剂
微生物絮凝剂是一类由微生物或其分泌物产生的代谢产物,主要包括:利用微生物细胞壁提取物的絮凝剂、利用微生物细胞代谢产物的絮凝剂、直接利用微生物细胞的絮凝剂、克隆技术所获得的絮凝剂。微生物絮凝剂的主要成分中含有亲水的活性基团,如氨基、羟基、羧基等,其絮凝机理与有机高分子絮凝剂相同。微生物絮凝剂目前在研究阶段,在水产养殖上使用很少。
2、净水剂在养殖中的应用
净水剂在现代养殖中具有非常重要作用,市场净水类产品随处可见,许多底质改良产品也含有净水剂成分,甚至有些产品根本就是净水剂。与其它类型调水产品相比:净水剂具有快速起效、效果明显稳定、不受外界生态环境影响等特点。
3、新品开发重点
3.1 高分子复合铁盐净水剂 近些年来,铝盐铁盐类无机高分子净水剂改性产品不断涌现,如聚硫氯化铝(PACS)、聚合硅酸硫酸铁(PFSS)、聚合磷酸铝铁(PAFP)、聚合氯硫酸铁(PFCS)等。由于高聚合物分子结构SO42-、P O43-代替了部分羟基,其聚合度增加,“架桥”能力增强,性能优于传统的聚合氯化铝和聚合硫酸铁。因此,加强聚合硅酸类复合铁盐、聚合磷酸类复合铁盐、铝铁共聚复合絮凝剂、改性聚硫酸铁等物质的应用研究,有利于提高无机净水剂的性能。
3.2 有机净水剂 与无机净水剂相比,有机净水剂具有用量小、絮凝能力强、效率高等特点。近年来,此类产品研究异常活跃,主要体现在:(1)聚合技术改进,值得一提的是PAM系列,多年来对复合引发物和聚合助剂的大量研究,在分段引发的基础上,使相对分子质量由1000万提高到2000万以上;(2)新产品不断问世,如:DMC-AM共聚物、聚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DMDAAC-AM共聚物、双氰胺-甲醛类阳离子絮凝剂、有机胺-环醚聚合物阳离子絮凝剂、淀粉接枝改性絮凝剂等。
艾瑞尼(山东)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专业从事前沿微生物技术研发生物菌剂成果推广、提供整体解决方案于一体的科技企业。革故鼎新,激流再扬帆。公司将辉煌视为起点,成绩视为动力,向着更加宏伟的目标迈进!
- 上一篇:工业污水COD降低的方法
- 下一篇:史上最详细EM菌液的使用方法抓紧get!